赛场之殇:国安战术之困与塞蒂恩的“滑铁卢”
曾几何时,北京国安的战术仿佛已是业余球迷都能洞悉的“套路”:门将轻巧地将球传至中后卫,中后卫巧妙地过渡给后腰,后腰心领神会地回传,中后卫再次组织,边后卫伺机而动,球权在后卫线间如同闲庭信步般流转,最终中后卫试图一记直塞撕破中路防线。然而,这精心编织的传控网,往往在对手的凶狠拦截下化为泡影,紧随而至的是对方雷霆万钧的反击,而国安球员回防的脚步,却显得如此迟缓,一个猝不及防的反击,便让自家球门被无情洞穿。
一场惨痛的0:3,将主教练塞蒂恩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媒体和球迷的“下课”声浪此起彼伏,对于他是否应被解雇,更是引发了激烈的争议。细究过往,本赛季初,塞蒂恩麾下的北京国安并不被外界看好。然而,令人意外的是,球队却在上半赛季中超联赛中以不败的姿态傲然领跑,更是在足协杯中闯入决赛,期间不乏数场荡气回肠的胜利。如此表现,怎能轻易否定其能力?然而,下半赛季的急转直下,这场“滑铁卢”的出现,着实令人费解。通常而言,外籍教练往往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并随着赛季的深入越踢越好,而塞蒂恩却呈现出截然相反的轨迹——开局顺风顺水,随后竟越发低迷。这种反常现象,不禁让人联想到那句“程咬金的三板斧”,难道这位主教练的战术宝库里,也只有这几招“杀手锏”?面对不同的对手,难道就不能灵活变阵,根据对方的特点和实力进行调整吗?
展开剩余56%更令人不解的是,球队为何在大半主力轮换的情况下,在距离十余天的间歇期仅剩十多天时,仍显露出如此谨慎甚至畏惧的态度?即便没有间歇期,考虑到球队目前已无望争冠,同时又稳保级无虞的局面,主教练的排兵布阵,似乎也应该有更长远的考量,而非仅仅围绕着“怕不怕输”来制定策略。
有人直言,中超赛场上的“传控”并非万能。就连以精湛传控著称的上海海港,在客场面对某些对手时也难占便宜,更遑论其他球队?比赛节奏完全不在一个量级,在客场作战时,或许更应效仿山东和申花,采取更为简单直接的战术:将球吊入禁区,依靠身体和速度冲击对方防线。
在亚洲二级联赛开始前,笔者曾对北京国安的实力抱有信心,认为他们出线是稳操胜券。然而,仅仅两场比赛,便让人大跌眼镜。场上有球的区域,球员们尚能积极跑动,但一旦失去球权,大部分球员便如同“站桩”一般,无球跑动几乎为零,这种表现,确实令人失望。
究其原因,或许还要归结于国安俱乐部的决策。为何不考虑更换主教练?笔者认为,启用一位本土教练,或许能带来比现在更好的局面。正如“当断不断,必受其乱”,塞蒂恩似乎已心生去意,知道自己随时可能被替换,这种心态下的球员,又怎能全力以赴地投入到比赛中?其次,球员方面,对主教练的不信任感已经显现,比赛中缺乏应有的斗志。再者,外援的选择也明显不如其他俱乐部。虽然部分外援具备一定的技术,但其冲击力和速度都极为欠缺,即便是以“全能”著称的奥古斯托,也唯独在速度上稍显不足。因此,下赛季引进一位速度快、冲击力强的外援与奥古斯托搭档,将是当务之急。除了奥古斯托,其余外援能换则尽量更换。事实上,国安的国内球员阵容堪称中超顶级,但关键在于教练的运用和战术理念是否得当。
“传控”并非一日之功,它的打磨需要经历失败的洗礼,需要通过这样的失利来补齐短板。笔者希望俱乐部能够给予主教练和球员们足够宽松的磨合时间与包容的空间。相信在来年,北京国安能够重新振作,一往无前,若能顺利发展,提前多轮夺冠也并非不可能。"
发布于:江西省